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在今日这个信息爆炸、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我再次沉浸于《荀子·劝学篇》的深邃智慧之中,心中涌动着无尽的共鸣。荀子有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此言不仅穿越千年,依然振聋发聩,尤其对于身为程序员的我们而言,其意义尤为深远。
程序员,这一站在数字时代潮头的职业群体,恰如古时的君子,需不断探索,勇于求知。在这个代码构建世界的新纪元里,“物”已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物质资源,更涵盖了知识、工具、平台以及算法等一切促进技术进步的要素。正如荀子所言,我们并非天生异禀,而是善于借助这些“物”,不断提升自我,以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行业。
“学不可以已”,在编程的世界里,这句话体现得淋漓尽致。技术迭代的速度之快,要求我们像荀子倡导的那样,持续不断地学习,无论是最新的编程语言、框架、还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皆需纳入我们的学习范畴。正如古人通过研习经典、交流辩论以增进学识,现代程序员亦需通过阅读文档、参与开源项目、参加技术会议等方式,不断拓宽视野,深化理解。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以自然现象比喻积累之重要性。同样,程序员的能力提升亦非一蹴而就,而是代码一行行敲击、项目一个个完成中逐渐累积起来的。每一次调试、每一段优化,都是向技术高峰攀登的坚实步伐。我们应当时刻铭记,伟大的技术成就往往源自无数次的实践与试错,是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的结果。
此外,荀子强调的“知之不若行之”,对于程序员来说,更是行动的指南。理论知识虽重要,但唯有将其付诸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真正转化为个人的能力与价值。因此,动手实践、项目经验的积累,成为了衡量程序员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程序员,我们身处一个既充满挑战又蕴藏无限可能的领域。希望我们都能秉承《荀子·劝学篇》的精神,不仅要做知识的追求者,更要做实践的创新者。在这个数字化的大潮中,善借万物之力,持续学习,勇于实践,方能乘风破浪,成就一番技术与智慧的壮丽篇章。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