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分享
学习笔记
开源推荐
随笔
文心雕虫
累计撰写
52
篇文章
累计创建
22
个标签
累计收到
0
条评论
栏目
目 录
CONTENT
以下是
设计模式
相关的文章
2024-10-09
Java的23种设计模式
Java的设计模式主要来源于经典的《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一书,其中介绍了23种设计模式,这些模式被分为三大类: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和行为型模式。
2024-10-09
50
0
0
设计模式
2024-10-08
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 Pattern)
解释器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定义了一种方法来解释特定语言中的句子。这种模式可以用于构建一个解释器,该解释器能解释或处理任何遵循特定语法的输入语句。在软件开发中,当存在一个语言需要解释执行,并且该语言的文法规则可以被表示为一个抽象语法树时,解释器模式尤为有用。
2024-10-08
17
0
0
设计模式
2024-10-07
备忘录模式(Memento Pattern)
备忘录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提供了一种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并外部化对象内部状态的能力。这样一来,对象可以在将来某个时刻恢复到之前的状态。这种模式非常适合需要实现撤销操作的场景,比如文本编辑器的撤销功能、游戏的存档与读档等。
2024-10-07
18
0
0
设计模式
2024-10-06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
访问者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个元素的操作。它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的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这种模式适用于数据结构相对稳定,但其操作或算法需要经常变化的情况。
2024-10-06
30
0
0
设计模式
2024-10-05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
迭代器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提供了一种访问集合对象元素的方式,而无需暴露集合的内部结构。这种模式支持以统一的方式遍历不同类型的集合,使得集合的使用者不需要关心集合的具体实现,从而提高了代码的灵活性和可重用性。
2024-10-05
17
0
0
设计模式
2024-10-04
中介者模式(Mediator Pattern)
中介者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通过引入一个中介角色来封装多个对象之间的交互关系,从而降低这些对象之间的耦合度。这种模式让对象之间不需要显式地相互引用,而是通过中介者进行间接通信,这有利于系统的解耦、扩展和维护。
2024-10-04
14
0
0
设计模式
2024-10-03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定义了一个对象链,这些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这种模式让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耦合。每个对象都可以决定自己是否要处理请求,如果需要处理就处理,否则就将请求传递给链中的下一个对象。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直到请求被处理或者链中的最后一个对象决定不处理该请求为止。
2024-10-03
19
0
0
设计模式
2024-10-02
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
命令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将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得可以用不同的请求、队列请求或者日志请求来参数化其他对象。简单来说,命令模式通过将操作封装在命令对象中,实现了请求发送者和请求接收者的解耦,使得系统更加灵活和可扩展。
2024-10-02
11
0
0
设计模式
2024-10-01
状态模式(State Pattern)
状态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允许对象在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对象看起来似乎修改了它的类。这种模式主要用于当一个对象的行为依赖于它的状态,并且它必须在运行时根据状态改变它的行为。
2024-10-01
13
0
0
设计模式
2024-09-30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观察者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定义了对象之间的一对多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这种模式常用于实现事件处理系统、实时更新用户界面以及在分布式环境中传递消息等场景。
2024-09-30
10
0
0
设计模式
1
2
3